展览首页 人员简介 最新动态 参展作品 媒体介绍 画展盛况 评论文章 艺术思想          
展览信息
展览名称:
“翰墨春晓——中国当代著名国画家精品全国巡回展”
展览时间:
2011 10-30 --2012 01-05
展览地点:
第一站 江苏省常州市世贸中心
参展人:
238位书画家
主办单位:
中国国家画院(国展)美术中心 中国美术家官方网站 中华文化促进会书画委员会办公室 中国西部画院
承办单位:
江苏省常州市品盛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江苏省常州市环太湖文化艺术城有限公司 江苏省常州市场营销协会 北京市广闻国际文化传播有限责任公司
开幕酒会:
2011年10月30日上午10时28分
参展作品
    冯其庸书法作品
      点击查看大图
      点击查看大图
      上一篇

      下一篇
        作者介绍:

        冯其庸,历任中国人民大学教授、中国艺术研究院副院长、中国红学会会长、中国戏曲学会副会长、中国作家协会会员、北京市文联理事、《红楼梦学刊》主编等职。

        简介
          冯其庸,名迟,字其庸,号宽堂。江苏无锡县前洲镇人。  冯其庸
        1924年2月3日出生。中共党员。家贫困,幼年失学,在家种地,小学未能毕业,1943年毕业于私立无锡前洲青城中学。1943年下半年,冯其庸考上了省立无锡工业专科学校。期间曾得无锡著名画家诸健秋赏识。1944年7月因贫失学。19抗战胜利后考入苏州美专,两月后又因贫失学。   1948年毕业于无锡国专。受书法于王蘧常,后又与刘海粟、朱屺瞻、谢稚柳、唐云、启功、徐邦达,杨仁恺、周怀民、许麟庐诸先生游,于书画潜心学习。   1949年5月在苏南行署工作。   1950年任教于无锡市第一女中。   1954年调北京中国人民大学,历任讲师、副教授、教授等职。   1975年国务院文化组成立红楼梦校订组,任副组长,主管校注业务,前后七年,1982年出书。   1980年、1981-1982年,两度赴美在史坦福、哈佛、耶鲁、柏克莱等大学讲学。获富布赖特基金会荣誉学术证状。   1984年12月由国务院、外交部、文化部派往前苏联鉴定列宁格勒藏本《石头记》,达成两国联合出书协议。后又历访新加坡、马来西亚、韩国作学术讲演,均获高度评价。   1986年调任中国艺术研究院副院长。   1996年应邀访问德国、法国,并在柏林和巴黎考察两国所藏敦煌、吐鲁番文献。   1996年11月离休。   1998年5月25日至5月30日,在中国美术馆举办了“冯其庸书画展”。   1998年8月,冯其庸以76岁的高龄,第二次上帕米尔高原,于海拔4700米的明铁盖山口,发现玄奘取经回国的山口古道,此古道为玄奘回国以后1355年来的第一次发现。冯其庸的这一发现,轰动了中外学术界。   1998年10月4日至酒泉金塔县访汉代雄关肩水金关、地湾城。10月5日(旧历中秋节)至内蒙额济纳旗访古居延海、西夏黑水城、汉甲渠候官遗址,对以上各处都作了详细的调查。    
        冯其庸作品
        冯其庸以研究《红楼梦》著名于世。著有《曹雪芹家世新考》、《论庚辰本》、《梦边集》、《漱石集》、《秋风集》等专著二十余种,并主编《红楼梦》新校注本、《红楼梦大词典》、《中华艺术百科大辞典》等书。   他还在研究中国文化史,古代文学史、戏曲史、艺术史等方面做出了成就。近十多年,着重研究中国大西部的历史文化艺术,著有考证丝绸之路和支架取经之路的大型摄影图册《瀚海劫尘》,获得学术界的高度评价。冯其庸还擅于书法和绘画,书法宗二王,画宗青藤白石。所作书画为国内外所推重,被誉为真正的文人画。
        编辑本段社会职务
          冯其庸现为:中国红楼梦学会名誉会长、中国汉画学会会长、中华炎黄文化研究会副会长、中国戏曲学会副会长、《红楼梦学刊》主编、敦煌吐鲁番学会顾问。   2009年11月4日,冯其庸被聘为中国文字博物馆首任馆长。
        编辑本段生平
          冯其庸祖居江苏无锡北乡之前洲镇冯巷,世业农。曾祖父秬香公为  冯其庸
        国学生,未仕。祖父名湘瀛,冯其庸未及见。至冯其庸父时,家已贫困,饔飧不继,时有日不得一餐者,冯其庸祖母、母亲每常向灶而泣也。每年秋荒断粮,日以南瓜养命,此冯其庸书斎曰“瓜饭楼”之由也。冯其庸上有两兄一姐,两兄皆小学后去锡沪学徒,冯其庸姐名素琴,至二十二岁未嫁而病卒。 父名祖懋,字畏三,母顾氏。冯其庸父读书甚少,仅通信札,而喜书画,善吹笙,善养蟋蟀,不事耕稼,嗜鸦片,遂至家产荡尽。冯其庸幼时家中惟有祖母、父亲、母亲、姐及冯其庸共五人,孤寒无依,常在饥饿之中。日寇侵华,两兄皆失业归来,益增加困窘。全由母亲操持家计,母亲常为甑中无米半夜而泣,此冯其庸幼年经常痛之事也。   冯其庸十岁即下地耕作,历十数年,凡田间农事,如插秧、割稻、翻地、种麦、戽水、担肥、收割、无一不能,故双手皆结厚茧。左手手指及手背,镰刀割痕累累,至今尚存,此冯其庸当年割稻、割草之遗,亦苦难之印痕也。当年冯其庸曾祖母见冯其庸受伤流血,常抱冯其庸而哭,冯其庸母亦独自背人饮泣,至今冯其庸每一抚摸,辄深黯然!冯其庸畜羊十余头,日事放牧,或割草以饲。冯其庸外祖家畜牛,每至家中断粮,吾母即遣冯其庸至外祖家放牛,以就食外祖家,并为作田间农事。是时,冯其庸固一真农民也。   冯其庸自幼嗜读书及书画金石,不自知其所由也。以家贫,无册书,皆假之他人以读,于书画,惟能暗自摸索而已。冯其庸读高一时,于无锡邂逅得遇老画家诸健秋先生,先生见冯其庸习作,极称之,以为可教,遂命冯其庸入其画室观其作画。并教冯其庸曰:“看就是学”。冯其庸以是终身不忘。于书法,冯其庸自择欧字,先学《九成宫》、《虞恭公》、《化度寺》,复及小欧之《泉南生墓志》等,其后复临北魏汉隶而上溯《石鼓》,更后则学行草,先临《圣教序》、《兰亭序》  冯其庸作品
        ,后复及右军家书,更参以出土之汉晋简牍。冯其庸以为书画之道,精深奥妙,以冯其庸之鲁钝,虽穷毕生之力,亦难造极致也!其时,复蒙张潮象、顾钦伯先生教冯其庸诗词,张先生号“雪颠词客”,以诗词名于当世。曾评冯其庸第一首习作诗曰:“清快,有诗才!”是时冯其庸方十八岁,受吾师之鼓励,遂更痴迷于诗词矣!   一九四六年,冯其庸考入无锡国学专修学校,从唐文治、王蘧常、钱仲联、钱宾四、顾起潜、朱东润、冯振心、吴白陶、顾佛影、童书业、王佩琤、张世禄诸先生学,除诗词外,于学术遂更有所好。   一九五四年,岁甲午,冯其庸虚岁三十二岁,只身来京,任教于中国人民大学。北京,人文之所荟萃,宿学硕德之所聚也。冯其庸于学得闻郭沫若、唐兰、胡厚宣、顾颉刚、俞平伯、游国恩、锺敬文、王利器张伯驹、夏承焘、季羡林、徐邦达、启元白、侯之仁、黎书、黎澍、李新诸先生之学,于是乃多所仰止而益知其不足矣!惜其时运动不断,冯其庸辄遭批判,其辞曰:“白专道路”“个人奋斗”。至“文化大革命”,冯其庸遂被彻底打倒矣。昔张宗子云:“名心一点,如佛家舍利,虽万劫火猛烈,烧之犹不去也。”冯其庸岂敢“名心”,惟“学心一点”而已。冯其庸少读玄奘法师传,遂仰之为师,虽万劫而不灭求学求真之心也!文革后,乃得九游西域,登昆仑之颠,历大漠之险,探居延之奇,寻黑城之谜,循丝路之踪迹,得玄奘之归路。于是益得知学问之杳渺,吾生之有涯也。   于艺,冯其庸得于故宫遍观晋唐宋元名迹,后复获交于海上朱屺瞻、刘海粟、谢稚柳、唐云诸老。初在海上时,曾拜识白蕉先生,得观摹其书法,而吾师王瑗仲翁,时时以书法见示,冯其庸自幼即嗜王右军书,由是而稍识王书之径途也。冯其庸于一九九六年丙子离休,时虚岁已七十又四矣,乃得于治学之余,稍亲书画,时有所作,虽书画渐进,而益得知去古人之远矣。   冯其庸益得悟临古之重要,乃潜心临习五代两宋名家及清初龚、戴之学。冯其庸习古人之作,益悟古人之深,其构图用笔,皆师造化所得。冯其庸游华山、天山、昆仑诸山,造其颠,探其奇,乃悟五代两宋北派山水皴法之由来也。要之不游名山,不知造化之奇,不知古人之深且奥也;不学古人,不知己之不足也!   今年八月十五日,冯其庸三上帕米尔高原,第二次登喀刺昆仑山巅之明鉄盖达阪(海拔四七00米),为玄奘立东归碑记,碑高两米。冯其庸复寻瓦罕古道,至玄奘所记之“公主堡”,堡在崇山之顶,古堡土墙尚存。堡下即唐瓦罕古道,盖即玄奘东归所经也,循此而下即达(去曷)盘陀。至此玄奘自瓦罕地区逾葱岭,循古道东归之线路,明晰无疑矣。因补作明鉄盖图,以记壮游。   冯其庸将进古楼兰,考楼兰古城遗址,探罗布泊之谜,验白龙堆、龙城之奇,寻玄奘入玉关之古道。至此,则冯其庸平生西游之愿足矣。然此行已不及画入本集,当俟之异日。   冯其庸已逾八十,而诸病并作,友人念冯其庸之辛劳,欲为裒集成册,籍留鸿爪。冯其庸一则以喜,一则以惧。喜者得籍此更求教于诸前辈及并世诸君子,知所进益也;惧者,惧灾梨枣而误后人也。   倘天假以天年,冯其庸当更求奋进,以谢前辈之教而补误人之过也。

        大事记
          中国汉画学会会长,中华炎黄文化研究会副会长,  冯其庸
        中国戏曲学会副会长,《红楼梦学刊》主编,   敦煌吐鲁番学会顾问   1924年2月生。家贫困,幼年失学,在家种地,小学、中学均未能毕业。抗战胜利后考入苏州美专,两月后又因贫失学。   1948年毕业于无锡国专。受书法于王蘧常,后又与刘海粟、朱屺瞻、谢稚柳、唐云、启功、徐邦达,杨仁恺、周怀民、许麟庐诸先生游,于书画潜心学习。   1949年5月在苏南行署工作。   1950年任教于无锡市第一女中。   1954年调北京中国人民大学,历任讲师、副教授、教授等职。   1975年国务院文化组成立红楼梦校订组,任副组长,主管校注业务,前后七年,1982年出书。   1980年、1981-1982年,两度赴美在史坦福、哈佛、耶鲁、柏克莱等大学讲学。获富布赖特基金会荣誉学术证状。   1984年12月由国务院、外交部、文化部派往前苏联鉴定列宁格勒藏本《石头记》,达成两国联合出书协议。后又历访新加坡、马来西亚、韩国作学术讲演,均获高度评价。   1986年调任中国艺术研究院副院长。   1996年应邀访问德国、法国,并在柏林和巴黎考察两国所藏敦煌、吐鲁番文献。   1996年11月离休。   1998年5月25日至5月30日,在中国美术馆举办了“冯其庸书画展”。   1998年8月,冯其庸以76岁的高龄,第二次上帕米尔高原,于海拔4700米的明铁盖山口,发现玄奘取经回国的山口古道,此古道为玄奘回国以后1355年来的第一次发现。冯其庸的这一发现,轰动了中外学术界。   1998年10月4日至酒泉金塔县访汉代雄关肩水金关、地湾城。10月5日(旧历中秋节)至内蒙额济纳旗访古居延海、西夏黑水城、汉甲渠候官遗址,对以上各处都作了详细的调查。

        个人荣誉
          冯其庸以研究《红楼梦》著名于世。著有《曹雪芹家世新考》、《论庚辰本》、《梦边集》、《漱石集》、《秋风集》等专著二十余种,并主编《红楼梦》新校注本、《红楼梦大词典》、《中华艺术百科大辞典》等书。   他还在研究中国文化史,古代文学史、戏曲史、艺术史等方面做出了成就。近十多年,着重研究中国大西部的历史文化艺术,著有考证丝绸之路和支架取经之路的大型摄影图册《瀚海劫尘》,获得学术界的高度评价。冯其庸还擅于书法和绘画,书法宗二王,画宗青藤白石。所作书画为国内外所推重,被誉为真正的文人画。
        编辑本段个人观点
          生活就是读书读书就是生活 冯老认为:生活就是读书。读书是自我造就、自我成才的唯一道路。冯老至今清楚地记得,在他小学五年级的时候抗日战争开始了,生病请假休息了几天的冯其庸再来到学校的时候发现学校关门了,老师和学生都不在了。而这时他的书包里还放着一本从学校图书馆借来的《三国演义》。没有学上,家在农村的冯其庸就开始种地,而那本没来得及还的《三国演义》就成了他的固定读本,因为没有别的书可读就反反复复地读这一本。     冯其庸作品
        冯其庸的二层小楼中一共有6个书房,一楼有两个,一个主要收藏戏剧和明清小说并兼做客厅;另一个收藏各种古董和艺术珍品兼做画室,我们就是在这个书房里进行采访的。二楼的房间一个收藏文学作品,一个收藏线装书和书画作品,一个收藏西部和敦煌的文献,一个收藏历史类和红学类书籍。冯老告诉我还有一个专门放佛经的书房,但现在这里放不下,就搬到别的地方去了。   后来,冯其庸又找到了《水浒传》,读到有的地方都能背得出来了。也正是《三国》、《水浒》这两本名著引起了冯其庸读书的兴趣,觉得越读越有滋味。冯老说:“后来又读《西厢记》,因为词句漂亮,虽然是很深的文言,但是也喜欢读,几乎读得一部《西厢记》基本上能背。”那时候,天还没亮,冯其庸就起来读书,夜里家里人都睡了,他秉烛夜读,就这样一直读了很多年。对于这样艰苦的读书经历,冯老为我们写下了自己的体会:读书能使人聪明,启人智慧,读书是自我造就自我成才的唯一道路,所以青年人应该勤奋读书。而冯老将自己的家取名为“瓜饭楼”,也是为了记住曾经以瓜代饭的苦难岁月。我们在冯老的家中还真的看到了桌上地上摆着的大南瓜,和墙上挂着的那幅“瓜饭楼”的书法作品相映成趣。   冯其庸表示:“这一辈子读书还有个特点,就是白天都没机会读书。”解放初,因为需要参加的会议特别多,几乎所有白天的时间都在开会,冯其庸只有到了晚上关起门来,自己拼命地补课,总是要读到两三点,才睡觉。后来调到艺术研究院,负责行政工作,不能不上班,天天一早就去上班,晚上到家了才开始读书。所以冯老现在有个习惯,白天也写不了文章,因为脑子不集中,一到晚上脑子就集中了,自然而然就能够写东西了。   冯其庸的生活就是被一本本书摞起来的,冯其庸的人生就是一个书架,读过的书中有着他的记忆。

        出版著作
        专著
          《春草集》(戏曲研究论文集,上海文艺出版社,1979年10月)   《逝川集》(文学史研究文集,陕西人民出版社,1980年5月)  冯其庸作品
        《脂砚斋重评石头记》(己卯本)(中国青年出版社,1980年6月)   《梦边集》(红楼梦研究论文集,陕西人民出版社,1982年10月)   《秋风集》(散文序跋集,文化艺术出版社,1990年3月)   《落叶集》(学术随笔,北京社会科学出版社,1997年3月)   《曹学叙论》(曹学研究专著,光明日报出版社,1992年)   《漱石集》(红楼梦研究论文二集,湖南岳麓书社,1992年)   《论庚辰本》(红学版本研究专著,上海文艺出版社出版,1978年4月)   《〈石头记〉脂本研究》(红楼梦版本研究专著,人民文学出版社,1998年12月)   《曹雪芹家世新考》(曹雪芹研究专著,上海古籍出版社,1980年7月)   《八家评批红楼梦》(红楼梦评点派研究,文化艺术出版社,1991年9月)   《增订本曹雪芹家世新考》(曹雪芹研究专著,文化艺术出版社,1997年7月)   《曹雪芹家世·红楼梦文物图录》(红学研究专著,图版732幅,考证文字五万字,香港三联书店,1983年12月)   《夜雨集》(学术散文随笔,北京友谊出版公司,1999年2月)   《瀚海劫尘》(中国大西部摄影集,共图229幅,文化艺术出版社,1995年1月)   《蒋鹿谭年谱·水云楼诗词辑校》(词学专著,齐鲁书社,1986年9月)   《评批〈书剑恩仇录〉》(文化艺术出版社,1998年11月)   《评批〈笑傲江湖〉》(文化艺术出版社,1998年11月)   《瓜饭楼重校评批〈红楼梦〉》(辽宁人民出版社,2005年1月)   《敝帚集:冯其庸论红楼梦》(文化艺术出版社,2005年2月)
        合著
          《朱屺瞻年谱》(当代中国画家研究,与尹光华合著,上海书画出版社,1986年5月)   《脂砚斋重评石头记汇校》(与冯统一合作,用12种脂本石头记排列汇校,七年始完稿,文化艺术出版社,1989年4月)   《吴梅村年谱》(清诗研究专著,与叶君远合著,江苏古籍出版社,1990年3月)   《红楼梦概论》(与李广柏合著,北京图书馆出版社,2004年3月)
        主编
          《历代文选》(古代散文选读,中国青年出版社,1962年9月)   《新校注本红楼梦》(红楼梦读本,人民文学出版社,1982年5月)   《红楼梦大辞典》(文化艺术出版社,1990年)   《曹雪芹墓石论争集》(文化艺术出版社,1994年8月)   《中华艺术百科大辞典》(商务印书馆,1998-1999年)
        编辑本段发表文章
        论文
          《五庆堂重修辽东曹氏宗谱》考略(《红楼梦学刊》1979年01期)   论《脂砚斋重评石头记》甲戌本“凡例”(《社会科学战线》1979年02期)   二百年来的一次重大发现——关于曹雪芹的书箧及其他(《红楼梦学刊》1980年01期)   醉里乾坤大——论《红楼梦》的情节和细节描写(《社会科学辑刊》1981年02期)   关于己卯本的影印问题及其他(《社会科学战线》1981年03期)   影印《脂砚斋重评石头记》甲戌本上被胡适删去的几条跋文(《红楼梦学刊》1982年03期)   论南戏《张协状元》与《琵琶记》的关系兼论其产生的时代(《社会科学战线》1984年02期)   瞿塘石歌(《清明》1985年03期)   关于中国的陶文化、茶文化及其他(《文艺研究》1990年01期)   曹学叙论(《红楼梦学刊》1991年04期,1992年01期,1992年02期)   一个持续五千年的文化现象——良渚玉器上神人兽面图形的内涵及其衍变(《中国文化》1991年02期)   论程甲本问世的历史意义——为纪念程甲本问世二百周年而作(《红楼梦学刊》1992年03期)   曹雪芹墓石目见记(《红楼梦学刊》1992年04期)   论《红楼梦》的脂本、程本及其他——为马来西亚国际汉学会议而作(《红楼梦学刊》1994年02期)   再论曹雪芹的家世、祖籍和《红楼梦》的著作权(《红楼梦学刊》1995年01期)   曹雪芹祖籍“丰润说”驳论(《红楼梦学刊》1996年03期)   玄奘取经东归入境古道考实——帕米尔高原明铁盖山口考察记(《法音》1999年03期)   关于北京师范大学藏《石头记》庚辰抄本的几点思考(《红楼梦学刊》2001年04期)   论《红楼梦》的思想(《红楼梦学刊》2002年01期)   启功先生论《红》发微——论《红楼梦》里的诗与人(《北京师范大学学报:人文社会科学版》2002年03期)     冯先生在采风
        曹雪芹的祖籍、家世和《红楼梦》的关系——对一个争论了半个多世纪的问题的梳理和透视(《红楼梦学刊》2002年04期)   《红楼梦》的思想(央视百家讲坛,2003年10月15日)   解读《红楼梦》(《红楼梦学刊》2004年02期)   初读《四松堂集》付刻底本——重论曹雪芹卒于“壬午除夕”(《红楼梦学刊》2006年04期)   读沪上新发现的残脂本《红楼梦》(《红楼梦学刊》2006年06期)   曹、李两家的败落和《红楼梦》的诞生(《红楼梦学刊》2007年03期)   《红楼梦》的语言魅力(《文汇报》2007年4月6日)
        书评
          天末怀海翁——为沈祖安兄所记刘海粟《存天阁谈艺录》一书而作(《清明》1989年02期)   快读《红楼梦》王蒙评(《红楼梦学刊》1995年04期)   缜密考证 精微析论——读《曹雪芹江南家世丛考》(《红楼梦学刊》2000年03期)   《敦煌吐鲁番学论稿》书后(《江苏社会科学》2000年04期)   乡邦要籍 史学精品──读“江苏地方文献丛书”(《中国图书评论》2000年06期)   万颗珍珠一线穿——读丁维忠《红楼探佚》书感(《红楼梦学刊》2007年01期)
        序跋
          《红楼梦新论》序(《读书》1982年09期)   《红楼识小录》序(《陕西理工学院学报:社会科学版》1983年02期)   《红楼梦论集》序(《红楼梦学刊》1984年01期)   《精忠旗笺证》序(《陕西理工学院学报:社会科学版》1984年02期)   论侯北人的画——侯北人画集序(《陕西理工学院学报:社会科学版》1984年03期)   读书·游山·看画——《历代游记选》序(《陕西理工学院学报:社会科学版》1985年01期)   读屺瞻老人的画——屺瞻老人画册序(《社会科学战线》1985年01期)   吴梅村年谱序(《苏州大学学报:哲学社会科学版》1986年03期)   重议评点派——《八家评批红楼梦》序(《红楼梦学刊》1987年01期)   《脂砚斋重评石头记汇校》序(《红楼梦学刊》1987年03期)   走自己的路——王同书《施耐庵研究论集》序(《社会科学战线》1987年03期)   振衣千仞冈 濯足大江流——为《傅抱石画集》而作(《文艺研究》1989年01期)   《新编石头记脂砚斋评语辑校》序(《红楼梦学刊》1989年01期)   《金瓶梅及小说戏曲比较研究》序(《徐州师范大学学报:哲学社会科学版》1989年01期)   论梦叙本——影印梦觉主人序本《红楼梦》序(《红楼梦学刊》1989年02期)   《红楼梦大辞典》序(《红楼梦学刊》1989年02期)   校红漫议——八家评批红楼梦校后记(《红楼梦学刊》1989年04期)   《红楼梦研究》序(《红楼梦学刊》1991年02期)   语可诲人 光可鉴物——《俞平伯·周颖南通信集》叙(《中国文化》1991年02期)   《红楼梦会心录》叙(《红楼梦学刊》1992年02期)   无尽的怀念——《漱石集》后记(《红楼梦学刊》1992年04期)   重论庚辰本——《校订庚辰本脂评汇校》序(《红楼梦学刊》1993年01期)   关于《石头记》脂本的研究——《〈石头记〉脂本研究》序(《红楼梦学刊》1998年01期)   红学的新贡献——《红楼梦考论》序(《红楼梦学刊》1998年04期)   笔耕不辍的艺术大师——《朱屺瞻作品集—朱屺瞻艺术馆藏品》序(《美术之友》2000年01期)   读红三要——胥惠民《和青年朋友谈〈红楼梦〉》序(《红楼梦学刊》2001年04期)   《论〈红楼梦〉的思想》自序(《红楼梦学刊》2002年01期)   《清代评点本红楼梦丛书》序(《红楼梦学刊》2002年03期)   《红楼楼》——永恒的认识对象——《红楼梦六人谈》序(《红楼梦学刊》2003年03期)   红楼沉思录——《曹雪芹的最后十年考》序(《红楼梦学刊》2003年04期)   永远芬芳的红学奇葩——《红楼梦人物论》序(《河南教育学院学报:哲学社会科学版》2004年01期)   论甲戌本——纪念曹雪芹逝世240周年重印《脂砚斋重评石头记》甲戌本弁言(《红楼梦学刊》2004年04期)   我对《红楼梦》的解悟——瓜饭楼重校《评批〈红楼梦〉》后序(《河南教育学院学报:哲学社会科学版》2004年06期)   《红楼梦与扬州》序——从“富贵荣华”到“茫茫白地”(《红楼梦学刊》2007年01期)
        杂文
          千古文章未尽才——为纪念曹雪芹逝世二百二十周年而作(《红楼梦学刊》1983年04期)   列宁格勒藏抄本《石头记》印象(《红楼梦学刊》1985年03期)   怀念叶圣陶老人(《红楼梦学刊》1989年01期)   瓜饭楼上说金庸(《读书》1991年12期)   汉画漫议(《寻根》1995年05期)   曹雪芹和《红楼梦》(《红楼梦学刊》1999年03期)   千秋长怀赵朴翁(《佛教文化》2000年Z1期)   彩笔昔曾干气象 白头吟望苦低垂   ——为柳子谷先生诞辰一百周年作(《同泽书画》,2001年10月16日)   庄生晓梦迷蝴蝶——读杜世禄画的感受(《艺术界》2002年01期)   列宁格勒藏本《石头记》回归记——我与中华书局(《红楼梦学刊》2003年01期)   乾坤清气一鸿儒——饶宗颐的书画艺术(《中国书画》2004年09期)   丹青泼向黔西东——读刘白云先生的山水画(《美术观察》2004年10期)   我的《红楼梦》研究——2004年9月21日在新疆师范大学的学术演讲(《新疆师范大学学报:哲学社会科学版》2005年01期)   学画漫忆(《荣宝斋》2005年02期)   又见青山育后人——读俞宏理山水画(《书画艺术》2005年04期)   两桩历史事实和两件珍贵文献(《紫禁城》2005年06期)   关于王瑗仲先生的绝笔《十八帖》(《中国书画》2005年07期)   石壶手稿(《艺术界》2006年03期)   传统书画的学习和继承——写在我的书画展之前(《文艺研究》2006年05期)   怀旧空吟闻笛赋——《红楼梦》新校注本25周年纪念座谈会上的发言(《红楼梦学刊》2007年02期)
        编辑本段署名“瓜饭楼”
            冯其庸书法
        作家、红学家冯其庸出身贫苦,幼年时和全家人一起,常常处在半饥饿状态。尤其初秋青黄不接时候,父母等不及稻谷成熟,就不得不收割下来,勉强脱皮、去壳,拿来煮粥喝。即使如此,也不能使全家免于挨饿。所幸的是,他们在地头、屋边空地种了一些南瓜,可以摘下水煮顶饭吃。南瓜有一明显好处:熟透了的固然好味道,就是因为断粮、将不成熟的拿来食用,口感也算不错,所以,整个秋天,在稻谷登场之前,家里口粮有一大半靠南瓜维持。其邓姓邻居怜其家道艰难,曾时常把自己收获的南瓜送来一些,帮他们度过粮荒。多年过去,冯其庸刻苦治学,卓然有成,“为了不忘记当年吃南瓜度日的苦难经历,同时也是为了不忘记患难中给予深情援助的朋友”,他常在文章末尾署上书斋的名字:“瓜饭楼”。   由于居住地点的变化,冯其庸先生的书斋亦随之数次更动,现在,他的“瓜饭楼”位于北京通州张家湾,包括一幢二层小楼中的六个房间。一楼有两个,一间主要收藏古典剧本和明清小说,并兼作客厅;另一间收藏各种古董及艺术品兼作画室。二楼四个房间,一个收藏现当代文学作品,一个收藏西部和敦煌的文献,一个收藏线装书和书画作品,一个收藏历史类和红学类书籍。用“汗牛充栋”来形容冯老藏书之丰,可以说并不过分。曾有不少来访者在惊讶、赞叹的同时,问他何以能读得了这么多书?冯其庸对此有自己的解释:我的生活就是读书,读书是自我改造、自我成才的唯一道路。其实,我这一辈子,因为工作关系,白天几乎都没有读书时间,只有晚上到了家,关起门来才开始读书。就连他的写作,天长日久,也形成一个习惯,即白天脑力不集中,写不出文章,夜静更深,则文思泉涌、下笔千言。
        编辑本段评价
          冯其庸为人宽厚,但爱憎分明,富有兴情。他以“宽堂”为号可能也就是表达这种人格上的追求。而这种人格力量反映到他的画上,其宽厚的气局就表现出一种不同寻常的人格精神。他的画率意而天真,放浪形骸,寥寥数笔而能全其气韵神采,一切无不透露学养功底。   冯其庸的画远追青藤、白阳,近受齐白石、刘海粟、朱屺瞻的影响,但是蒙养不同,生活相殊,他的画表现出与前辈们不尽相同的艺术方式。在各种艺术方式之间,他更重“聊写胸中逸气”,表现出与同乡倪迂之间的暗合。   他的画还有“写”的特色,反映了他在书法方面的造诣。他早年临写各家各派,但最喜欢的是行书,尤其钟情于王羲之的《圣教序》。它不仅收集了《圣教序》的各种佳拓的影印本和明拓残本,而且反复临写右军存世的各种书札,以右军书法建构了自己的书法基础。他的书法神清气朗,意远韵长;文气勃发,雅致四溢。他的书法风格,潇洒而不失法度,清秀而远离流俗,规矩而没有造作。这些书法品格都奠立了他的绘画基础。但是,在他的书法中有时又反映出画的谋篇布局和笔墨韵致,表现出中国书画在两种艺术形式创作中的相互作用的关系,也论证了书画同源的道理。

      ※ 中国美术家网 ※ 书画展览
       

      Processed in 0.315(s)   24 queries